机床铸件作为机床制造的核心部件,承担着支撑、定位与运动传导的关键功能,其种类划分紧密关联材质特性、工艺路径与应用场景。从材质维度看,灰铸铁类铸件占据主导地位,其中HT250-300材质因抗拉强度高、耐磨性优异,被广泛应用于床身、立柱等承重部件的制造。这类铸件通过石墨化膨胀效应消除缩孔缺陷,实现少冒口甚至无冒口铸造,显著提升材料利用率。球墨铸铁类铸件则凭借QT400-18的强度与韧性,在承受冲击载荷的滑台、横梁等部件中表现突出,其球状石墨结构有效分散应力,延长使用寿命。
机床铸件工艺路径的差异催生出多元种类。树脂砂型铸造的铸件以尺寸精度高、表面光洁度好著称,通过呋喃树脂自硬砂的刚性支撑,实现复杂内腔结构的成型,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床身制造。消失模铸造则突破传统砂型的局限,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模样的气化消失技术,省去木模制作成本,缩短生产周期30%以上,成为单件或小批量机床床身生产的方案。此外,金属型铸造的铸件因冷却速度快,组织致密性提升15%,适用于高速加工中心导轨等对热变形敏感的部件。
机床铸件按功能分类,结构支撑类铸件涵盖床身、立柱等基础框架,其动态刚度直接影响加工精度;运动传导类铸件如滑台、工作台,需通过超音频淬火工艺使表面硬度达HRC46-52,确保长期运行的耐磨性;附件安装类铸件则包含T型槽平台、定位销座等,通过精密加工确保多轴联动的定位精度。这种分类体系不仅体现了铸件的技术特性,更映射出机床制造业向高精度、高可靠性演进的技术趋势。